我镇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采用“微改造”和“嵌入式”这种“绣花”功夫,将七夕公园打造成婚俗文化公园,丰富空间的文化内涵,实现空间功能多样化,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园,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沿着望溪河漫步,来到绿意葱葱的七夕公园,青砖、红瓦、绿树,在这里能领略到水乡风韵。
始建于2011年的七夕公园,今年有了新的“面貌”。爱情文化长廊、爱情许愿树、爱情锁、婚俗新风展示区……我镇以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为目标,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22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七夕公园打造成婚俗文化公园,成为主题突出、特色彰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走过爱情文化长廊,展示栏上是牛郎织女、钱学森与蒋英等古今经典爱情故事。在长廊的椅子上歇息,可以细品展示栏上的故事,远处是茂密绿植,耳边传来阵阵鸟鸣,生态之美与温馨婚俗文化相结合,彰显了城镇公园的新活力。
据了解,我镇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打造婚俗文化品牌有机结合起来,对占地4500平方米的七夕公园实施微改造,优化提升婚俗文化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规划建设七夕贡案广场、鹊桥、爱情文化长廊、爱情邮差信箱、爱情许愿树、同心锁、八角亭、爱心雕塑、古风走廊、婚俗新风展示区等爱情婚姻文化主题微景观。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融入古今中外经典爱情故事和绝美爱情诗词,以红色、喜庆主基调装扮公园,温馨别致、温情满满,实现一步一景、处处有爱,营造了喜庆婚俗、甜蜜爱情、和谐家庭的浓厚氛围。市民群众都能通过参观、体验、打卡等方式,深度感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魅力。
此外,七夕公园还作为2023年“民生微实事”社区文化公园改造项目,修葺院内亭廊、打造科普宣传长廊、增设各类主题造型等,成为我镇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目前,经过微改造,我镇婚俗文化公园已对外开放。焕然一新的婚俗文化公园焕发出新时代盎然生机,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前往拍照打卡、观赏小憩和深度体验,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