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变得更干净亮丽,“家门口”的老旧墙面悄然换上了“新装”,村里的文化设施、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
按照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贴近生活的原则,2023年东坑镇一共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36个,其中包括环境美化工程17个、服务设施修建工程8个、公益服务项目11个,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完成,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微实事”托起百姓的“大幸福”。
(一)环境美化工程项目让乡村“颜值”进一步升级
在黄麻岭村旧围及八岗岭附近路段,那些原本老旧的民房墙面画上了色彩鲜艳的墙绘,显得整洁又美观,特别是“打造生态农村”、“人人讲文明 家家树新风”、“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美好乡村”等作品充分展示了浓厚的乡土氛围和传统文化气息。此外,周边路段还新增了节能路灯、更换了新的体育健身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初坑村正坑台地花园,原本一块杂草丛生、“脏乱差”的闲置空地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有健身器材、有鲜花绿草的美丽花园,乡村“颜值”进一步升级。
“前期,我们对这里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保留空地内原有的大树,采购安装健身器材,同时建造台地种植带,缓冲较大的高低差,并在台地周边加装栏杆以保障安全。”据初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后的花园为居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娱乐空间,获得不少居民群众点赞。
初坑村村民丁振良说:“我们这里还没整改之前,环境非常差,属于一个卫生死角,出入都很不方便,后来政府、村委会大力支持,拆了破旧的东西,清理了环境卫生,面积就扩大了差不多有30%,现在整改之后非常漂亮,可以说是焕然一新,我们住在周边的群众又多了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地方。”
(二)服务设施修建工程项目为群众提供健康乐园和精神家园
新改造的角社村村民活动中心干净整洁,活动设施齐全,内设棋牌室、书法室、图书角等功能区,是一处集休闲、娱乐、学习、交流为一体的村民活动场所,为广大村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健康乐园和精神家园。
今年72岁的角社村村民苏广明大叔告诉小编,他一有空就会来村民活动中心玩,跟村民们一起下棋、写字、看报,日子过得很舒心,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苏广明说:“以前的活动中心就是一个大厅,分开几个地方,那些人互相干扰,功能又比较少。现在新改造的活动中心可以容纳好多人,有图书室、有书法室、还可以下棋、看电视,功能变多了,那些老人家散步之后都喜欢进来坐一坐,看看报纸、看看新闻、交流一下。”
(三)公益服务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拓宽“民生大莞家”服务人群,东坑镇公共服务办利用“民生微实事”开展东坑镇“民生大莞家——就业加油站”公益服务项目,通过为大学生及就业困难人群提供新媒体运营、电商直播、抖音带货、短视频运营、家政服务等公益技能培训,为待业人员搭建一个职业培训平台并根据待业人员的就业意向提供与其匹配的岗位等“一站式”就业服务,项目累计开展28场次,共有150服务人次,项目进一步提升东坑镇内待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为就业市场输送优质人才。
(四)推出更多“民生微实事”助力“百千万工程”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民生“莞”家,无“微”不至。据东坑镇公共服务办主任李达盛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实施“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推出一系列“民生微实事”,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具体来说,东坑镇将围绕打造“宜居宜游”东坑美丽圩镇品牌,重点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方便群众出行、“家门口”休闲配套等方面,推出更多“民生微实事”项目,解决群众“小急难”问题,夯实民生兜底保障基础。围绕“丁彭黄”片区,计划在彭屋村打造一个社区养老综合服务点,集长者饭堂、日间照料、长者娱乐、居家养老等功能,助力打造“丁彭黄”幸福生活品牌。围绕角社融合发展片区,计划打造一个慈善社工综合服务点,集慈善驿站、慈善超市、社工服务站、老兵驿站为一体,推动构建角社“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