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排忧度难关,不是亲人胜亲人。”近日,东莞市洪梅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收到群众送来的一块牌匾,这是救助对象刘阿姨对民政服务和“双百”社工的认可与感谢。
56岁的刘阿姨与丈夫已双双退休,女儿步入社会,儿子刚考上大学,然而在去年,刘阿姨的丈夫被诊断出患有恶性肿瘤晚期,女儿生意失败背负巨额债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让刘阿姨家一下子陷入困境,压力巨大。在绝望中,刘阿姨拨打了东莞12345热线寻求帮助。
接到求助后,双百社工第一时间联系到刘阿姨,在调查确认好刘阿姨一家的困难情况属实后,双百社工为刘阿姨一家制定了帮扶计划,不仅为刘阿姨申请了“民生大莞家”微心愿项目,解决家庭的临时生活困难,还积极协助她申请医疗救济政策资金,帮助她渡过难关。除了落实政策帮扶外,双百社工还注重对刘阿姨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一方面定期上门探访,耐心倾听刘阿姨的倾诉,为她提供心理慰藉和情绪支持;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为刘阿姨找到了一份可在家中完成的半成品加工工作,既方便照顾丈夫又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双百社工协助救助对象申请医疗救济
在双百社工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陪伴下,刘阿姨的心灵阴霾逐渐散去,重新找回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刘阿姨的救助故事,是洪梅镇社工站建站以来,“双百”社工精准服务的缩影,不仅展现了双百社工运用“物质+服务”救助方式进行帮扶的显著成效,更是洪梅镇公共服务办积极探索和实践社会救助新模式的生动体现。
一直以来,洪梅镇公共服务办不断完善“社工+”民生服务体系,在公共服务办的指导下,镇社工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新社会救助方式,努力推动洪梅镇兜底民生救助服务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的转变。今年截至目前,双百社工通过该救助模式共协助59名困难群众申请医疗救助、教育扶助、住房保障等临时救助;为1429名困难群众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进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根据困难群众的具体需求,设计并实施“益起童享”困境儿童家庭支持、“幸福1+1”银龄互助、“护耆安康”长者康复等一系列民生服务项目,确保救助措施能够精准对接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