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0日至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市会议大厦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界各行业的400多名东莞政协委员将围绕东莞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共商东莞发展大计,积极建言献策。
这次会议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在东莞迈上“双万”新起点的关键阶段,在市委市政府坚决果断领导全市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取得来之不易胜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市委书记肖亚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参加协商讨论,与委员共商改革发展大计。会议同意骆招群同志代表第十三届市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同意蒋小莺同志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选举陈文明同志为政协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主席,选举喻丽君、蒋小莺、梁佳沂、程发良、陈树良、罗晓勤、曲洪淇、罗斌、赖少瑜同志为政协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副主席,选举卢汉彪同志为政协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秘书长,选举王标等76名同志为政协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各行业、各领域社会组织中多名理事会成员当选为第十四届政协常务委员,其中包括:
尹洪卫 东莞世界莞商联合会会长
林海川 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王文城 东莞世界莞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黄建平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校友会会长
陈海涛 东莞市篮球协会会长
陈健民 东莞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任重诚 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
连汉森 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
叶宝维 东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
袁 斌 东莞市城区商会会长
罗爱文 东莞市女企业家联合会会长
田根胜 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冯敏治 东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
朱志升 东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东莞市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
李书浩 东莞市统计协会副会长
杨朝琴 东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何锐平 东莞市虎门商会副会长
张庆祥 东莞市总商会副会长
谭景谦 东莞世界莞商联合会常务理事
谭炜樑 东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释觉悟 东莞市佛教协会会长
梁毓雄 东莞市侨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常务副会长
黄硕松 东莞市城市更新协会监事长
黄盾斌 东莞市凤岗商会会长
郑耀南 东莞世界莞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东莞市凤岗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罗建文 东莞市樟木头商会荣誉会长
陈炳坤 东莞市厚街商会会长
陈灿祺 东莞市虎门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面对新的目标和新的征程,新一届东莞市政协将在新征9程中努力争先进位、走在前列,为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智慧力量。在此次会议上,新一届来自社会组织领域的东莞市政协委员就东莞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议题精心准备提案,为东莞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林海川
林海川是东莞市政协常委,也是一名莞商。在本次两会中,他提出了提案《关于化解镇村经济痼疾,重振东莞产业活力的建议》,提案提出镇村经济在数十年的积累下形成许多痼疾,不仅限制了东莞产业的活力,也成了东莞“双万时代”经济发展面临和必须解决的困局。林海川提议,要着眼于产业前景,创新并完善“工改工”政策;通过“工改工”和土地储备一盘棋规划,加大力度引进重大项目;要重构产业空间,探索都市型产业园发展道路。

东莞市政协委员,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连汉森
东莞市政协委员,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连汉森在分组讨论上发言称,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需要推动东莞外资企业的发展,并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投资东莞。今年连汉森带来了两个提案,分别聚焦于加强粤港澳沟通机制,以及以创新的思维用好东莞香港中心这个平台,深化莞港两地资源合作。“东莞香港中心可以承担东莞对外开放重要平台的作用,可以承担也愿意配合联系政府、支持政府更好地去服务企业。我们还可以集合2500多家企业的力量,更好地帮助东莞去对接香港的资源。”连汉森说道。

市政协常委、东莞市女企业家联合会会长罗爱文
“新起点,新使命。听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和振奋。报告高瞻远瞩,清晰描绘了未来五年东莞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崭新前景,让我们对东莞即将在“双万”新赛道上跑出“东莞速度”而充满信心。”罗爱文表示,今后将更加关注民生,引导女企业家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提高广大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奉献巾帼力量,书写“巾帼新担当”!

市政协委员、东莞市城区商会会长袁斌
民营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变化以及用工难、融资难等外在因素制约着企业发展。此外,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着土地、资金、管理等多种多样困难,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缺乏引导、帮扶及有效的资源整合与利用。为此,袁斌在提案中提出,建议东莞从政策支持、引入示范企业、保证政策落实、建立反馈机制和引导中小企业走产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出发,为我市民营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接下来,我们将立足“双万”新起点,积极引导社会组织负责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新征程中努力争先进位、走在前列,为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社会组织的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