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十优”,树典型——东莞市组织开展
城乡社区治理六个“十优”品牌项目
专家评审活动
评“十优”项目,树先进典型。经过一年多的城乡社区治理品牌创建,8月5日,澳门老虎机 组织开展共建共治共享之城乡社区治理六个“十优”品牌项目专家评审会,从社区服务、社区协商、村规民约、企业参与共治、社会组织参与共治、双工联动等六个方面,对前期已经过组织申报、部门初审、网络投票等环节筛选出来的103个备选项目进行最终评审。东莞理工学院李忠红副校长、市委党校孙霄汉教授等8位评委受邀出席,现场共吸引到150余人次参与。
会上,来自村(社区)、社工机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会组织、企业等不同领域的参评代表通过PPT演示、视频播放、现场解答等多种方式,依次进行项目展示,充分展现了我市城乡社区治理品牌的创建成效。
据了解,2019年以来,我市积极部署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在社区协商机制建设、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全市593个村(社区)共开展协商活动1290场次,协商议题数量1995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19个村(社区)完成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修订工作。全市共投入约2.6亿元,建成142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涵盖外来人员的城乡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性、福利性的便民利民服务。持续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政府购买社工岗位服务共有1777个。今年以来,全市新登记社会组织90家,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总数达到4682家,镇街属地管理的社区社会组织共2384个,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社会组织带动的个人会员和企业会员累计捐赠人民币1.36亿元,捐赠物资465万件。今年以来,我市还启动了“民生大莞家”服务项目试点建设,着力解决居民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努力在社区治理中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目前,我市已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区治理格局,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搭建了平台,拓宽了渠道,奠定了基础。
本次专家评审结束后,市民政局副局长孟彦旭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指出,今天的专家评审会挖掘出了一批实践效果好、可复制推广的城乡社区治理优质项目,总结了一批操作性强、可看可学的亮点经验,为我市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他强调,各镇(街道)要借此机会,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作为,开拓创新,推动我市城乡社区协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工作提质、社会力量参与等各项民政重点工作落实,进一步深化我市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改革创新,为我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