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假借公益慈善名义,实施网络诈骗的事件。不法分子先是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信软件或冒用慈善组织名义等方式,以“刷单、派单、做任务赚佣金”“捐赠返利”等形式诱导群众进行小额捐赠,并给予一定返利,利用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骗取群众信任。在成功骗得群众信任后,诱导其下载不明来源APP软件,开始实施各种网络诈骗。不法分子还可能会以各种借口、理由诱骗群众向指定账户或指定链接进行转账汇款,直到当事人发现上当后便失联。此类行为造成了广大市民群众财产的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公益慈善组织的业务正常开展,损害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为保护市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我市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做如下提示:
一、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对慈善组织的行为有相应的规范,在我市依法设立或登记的慈善组织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因此,凡是借用公益慈善名义,开展所谓的捐赠返利、任务刷单等活动均可能是不法分子假冒行为,属网络诈骗范畴,涉嫌违法。敬请社会公众提高警惕,远离一切“刷单返利”陷阱,避免财产损失。
二、谨慎思考,避免冲动捐赠。慈善捐赠是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58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依法不得撤销。因此,一般情况下,已捐出的款物不能退回,请爱心人士捐款前谨慎思考,深思熟虑,切忌冲动盲目捐款。
三、认准渠道,依法奉献爱心。请爱心人士在捐款时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依法开展的公开募捐活动均需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相关信息可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查询。爱心人士在捐款前可在“慈善中国”平台核实募捐组织的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公开募捐活动备案、受捐银行账户、联系方式等情况,切勿轻易将捐赠资金转入他人账户。(“慈善中国”网址://cszg.mca.gov.cn)
四、发现情况,及时报警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107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市民群众如发现有不法分子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可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如遭遇相关违法诈骗活动,请尽快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且注意保存、收集好相关证据材料,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