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老虎机

当前位置:澳门老虎机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政策解读

《关于“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深化优化“民生大莞家”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本网 时间:2022-12-29 14:41:49 阅读:-
【字体:

  一、起草背景

  当前,我市已迈入“双万”城市行列,稳增长、保民生任务愈发突出,但公共服务及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融,“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聚焦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从拓服务、强供给、提效率、扩参与四个方面着手,起草形成《关于“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深化优化“民生大莞家”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指引,着力构建能长期平稳运行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波动冲击的急难民生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二、主要内容

  (一)总体情况

  1.《方案》正文共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保障机制、工作要求等四个部分。

  2.《东莞市现行民生保障政策清单》《东莞市“民生大莞家”服务项目“民生微实事”操作指引》《东莞市“民生大莞家”服务项目“民生微心愿”操作指引》《东莞市“民生大莞家”项目直达“莞家直达”操作指引》等4个文件作为附件随《方案》一并印发。

  (二)重点内容说明

  《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深化优化“民生大莞家”品牌建设的12项重点任务,具体如下:

  1.在服务内容方面,《方案》以提标扩面为出发点,提出了全方位实施个人救助帮扶、广覆盖实施便民工程项目、多样化实施公益服务项目等三项措施;

  2.在服务供给质量上,提出了畅通民生诉求征集渠道、推动政策供给精准对接、完善群众满意度测评反馈机制等三个举措,以进一步提升服务供给精准性;

  3.在服务响应效率上,提出了优化项目办理流程步骤、简化个人信息核对环节、加强日常跟踪监测等三种方法,以期达到更快速响应民生诉求的效果;

  4.在提升项目知晓度方面,提出了做大做强“爱心资源库”、打通社会参与帮扶渠道、实施社会参与激励机制等三大扩大社会参与的举措。

  此外,《方案》从部门联动、队伍建设、中长期资金投入、责任分工等方面,明确了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的保障措施。    

  三、修订重点

  (一)帮扶人群范围更有针对性。立足全生命周期,着眼全区域人口,将民生兜底保障对象纳入常态化帮扶范围,重点关注、动态掌握失业人员、低保边缘人口、流浪乞讨人员、精神残疾人、临时困境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急难诉求,细化12大类“民生微心愿”帮扶适用情形和标准,着力解决常住人口因病、因灾、因疫、因故、因失业而导致的致贫返贫、临时陷困问题,最大限度避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进一步织密编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二)实施效果目标进一步量化。对每年度项目实施提出量化指标,其中,每年新增“民生微实事”项目达到100%村(社区)全覆盖,各镇街每年推出实施的公益服务精品项目不少于6个,每年新增加入“民生大莞家”爱心资源库的爱心力量数不少于1000个,年度“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含镇级配套部分)使用率要求达到95%以上,“民生微心愿”当年资金使用率(含镇级配套部分)不得低于85%。

  (三)诉求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除原方案中的渠道资源外,《方案》增加了双百社工站(点)、慈善爱心驿站、莞爱志愿服务站等线下诉求征集的阵地,同时要求加大主动发现力度,整合网格员、双百社工、东莞义警、莞爱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力量,链接驻点联系群众、“智网工程”“就莞用”、街面救助等信息系统,聚焦出租屋、“三小”场所、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主动排查发现、提前研判各类潜在困难人群的困难诉求。

  (四)办理流程进一步优化。建立“民生微实事”备选项目库机制,建立可动态调整并逐年累积的备选项目库,按照“库内选取、急难优先”原则确定“民生微实事”实施项目。开辟“民生大莞家”项目审核绿色通道,将项目审核时间缩短为5个工作日。减少表单填报数量,将原有“民生微实事”办理表单“合三为一”,同时探索应用电子签章,减少线下流转程序。从简执行项目采购流程,明确5万元以下的项目通过简易询价方式采购,5万元以上按照其原有内控制度执行,不纳入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简化项目验收方式,梳理形成5项验收重点事项,强化对镇街项目监管指导。

  (五)跟踪问效进一步加强。健全项目跟踪监测机制,实行“民生微实事”项目内容、实施地点、实施时限、资金预算、惠及人群等全流程公告,并实施“民生微心愿”项目接收情况24小时反馈、办理结果即时反馈、测评结果实时反馈三道短信推送制度,对项目办理进度做到全流程监管。建立资金监管制度,要求镇街每年安排第三方机构对“民生大莞家”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结算作全流程监督和审计。

  (六)个人信息核查环节进一步简化。针对当前家庭财产核定难度大的问题,一方面豁免1000元以下个人急难诉求信息核查,采取申请人签名确认方式核实其困难信息。另一方面,探索推行个人财产状况承诺告知制。对涉及金额较少、情形紧急、且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相关佐证材料的申请人,通过“个人自我声明+工作人员访谈登记”方式确认其困难。同时提出充分运用“智慧民政”数据库、政务数据大脑核查比对个人困难信息,减少服务对象提供材料数量,提高办理效率。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
手机版
扫一扫打开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开奖公告